你降个20万卖房试试?地方部门马上请你喝茶。
上个月,福州福清一位业主急着套现,把挂牌的二手房狠降了30万,结果当天就接到“约谈电话”,要求他撤销“扰乱市场”的降价行为。
这种荒诞事,我干了十几年房产报道,早见怪不怪了——房价背后拴着的不是砖瓦水泥,而是一整条不敢断的链条。
为啥房价“死扛不降”?曹德旺老爷子看得透亮:房价绑着太多人的饭碗和地方的钱袋子,一旦崩了,从钢筋水泥厂到街角中介门店,都得塌一片。
更关键的是,超过80%的城市财政靠卖地活着,土地出让金一缩水,公务员的工资、地铁的修建、学校的拨款全得卡壳。
01 谁在背后“托”着房价?
今年二季度数据一出来,看得我心里发凉——全国百城新房均价连跌7个月,6月跌到15328元/㎡,库存更是堆到5.96亿平方米,要卖18.7个月才能清空。
展开剩余73%北京二手房挂出15万套,上海堆到18万套,可价格呢?像被钉子钉住似的,死活不深跌。
黄奇帆去年捅破了窗户纸:地方政府、开发商、银行早结成“铁三角”了。开发商倒是想降价回血,可“限跌令”卡着脖子——苏州、合肥都出过文件,降价超15%直接不给网签。
有楼盘降价狠了,老业主冲进售楼处砸沙盘,喊着“补差价”。银行更怕,真跌三成以上,断供潮能把不良率推上天——这局面对谁都没好处。
02 曹德旺戳破的四个“死结”
贫富裂痕越拉越宽:曹老总说透了一个扎心现实:早买房的人躺着吃资产红利,没上车的年轻人掏空六个钱包都够不着首付。
我在深圳访谈过一对90后夫妻,两人月入2万,看中480万的老破小,首付就要攒11年——财富的天平早歪了。
年轻人连孩子都不敢生:2024年出生人口掉到856万,比2017年砍了一半。
北京中介小张跟我倒苦水:“客户里35岁以下的,十个有八个说先买房再考虑生孩子。”可西城区厕所大的学区房也要800万,首付就得熬到白头。
消费市场被房贷“抽干”:老百姓的钱包早被月供榨瘪了。央行数据显示,居民负债七成都押在房子上。
我老同学在郑州月供9800,工资到手才1万3,顿顿吃食堂,连商场都不敢逛——14亿人的消费力就这么捆在钢筋水泥里。
实体经济“失血”严重:曹老总最痛心的是这个——搞科研不如炒套房。2025年上半年社会融资增量,房地产仍吸走43%的资金,制造业只拿到21%。
福建一家玻璃厂老板跟我诉苦:“辛辛苦苦干一年,利润还不如老婆买的两套房涨得多。”
03 死扛不降?终究扛不住
曹德旺早预言过:中国房子够30亿人住,城镇空置房就超1亿套,小产权房更是商品房的3倍。西南财大报告里这句数据我记了五年:“空置房里能住下整个欧盟的人。”
人口雪崩比预想还快。2024年死亡人口突破1300万,出生不到900万。在沈阳调研时,当地住建局干部直叹气:“新区规划30万人,现在入住不到8万,晚上亮灯的就零星几栋。”
马云八年前说“未来房子如葱”被群嘲,如今看竟有苗头。福清这六年就是缩影——最贵小区从4万/㎡跌到2万,腰斩!西区从1万5降到8000块。击鼓传花的游戏,终有鼓停的时候。
04 转机正在裂缝中生长
政策风向已经变了。8月要出的大招,业内传得火热:首套房贷利率可能直降到3.5%,二套利率压到4.0%,一线城市二套房首付从40%砍到30%。契税也要减,首套从1.5%降到1%——这是动真格了!
更狠的是公积金改革。一线城市贷款额度提到150万,还能提取付首付。杭州搞的“十年长租抵房款”、成都推货币化棚改,都在变相疏通购买力。
开发商也闻到味了。某TOP10房企营销总私下告诉我:“公司把宝全押在8月,所有促销暂停,就等政策落地冲量。”
走在福清西区街头,曾经4万/㎡的“楼王”如今挂出2.2万无人问津。售楼处冷清得能听见空调滴水声。
政策能托住一时的市,却托不住背离价值的泡沫。年轻人开始用脚投票——贝壳数据显示,35岁以下购房占比从五年前的62%降到今年37%。
当房子不再是“人生标配”时,压在地方、银行、开发商肩上的那座山,终要换个背法了。
发布于:河南省亿策略-炒股配资门户网-专业配资网站-股票配资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